寻梦追忆攻略,都说时间是治愈伤口最好的药?
时间教会我们遗忘
个人觉得这个药是遗忘,谁都在事件发生的当下觉得刻骨铭心,觉得永生难忘,觉得无法治愈。但人的本质是遗忘,不管你乐不乐意记忆都会渐渐遗失在过往里。有些人对某件事能够历久弥新从不忘怀的我觉得是日复一日在回想造成的,不然记忆只会让我们记得感受,再也记不住细节了。
而且记忆不只会丢失还会被改写,会在你还念着它的时候被放大,有些被美化有些被丑化,所以记忆也有可能会欺骗你自己。被伤害时候最难过的是裂痕和伤口,经过时间的洗礼,发生裂痕之前的甜蜜和情谊浮现,慢慢抚平伤口,治愈伤痛,这也是一种遗忘,过滤掉对自己的伤害,遗留下好的一面,达到自我拯救自我恢复。
人体机制像个精密的机器,皮肤上小小的伤口都能愈合何况内心的呢,这个机制也会对自身起到屏蔽和保护的作用来自我治疗,内心的伤害难以痊愈,但是时间能够帮助我们去淡化甚至改写,这就是遗忘的力量,所以希望任何人都不要被当下所困,要相信时间。
徐志摩再别康桥表达了什么意思?
表达了他对理想的幻灭和永不再来的恋情的无限哀痛。
原文: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有哪位明星的去世?
这个问题在我心里,莫过于翁美玲的死让人感到十分惋惜。
翁美玲因为出演《射雕英雄传》里的黄蓉而家喻户晓,当时我正在上初中,每天心心念念这部片子。我喜欢翁美玲,因为她把黄蓉的形象塑造的很完美,塑造成我们心目中讨喜的女孩的样子,好可爱,所以翁美玲就是黄蓉。那时候商店里翁美玲的海报那可是抢手货,家里的墙上,学校的书桌上,连书皮上,笔记本上都贴满了她的剪贴画。
《射雕英雄传》过去了,正当我们对她 满怀希望,希望在荧屏上看到她更多的作品,希望在荧屏上看到她美丽的笑容,可听到传来了 噩耗,她 香消玉殒了,我很震惊,也很难过,也感到非常的惋惜。
在得知她因为和恋人汤镇业的感情出现问题而选择自杀时,我是很迷茫的,因为当时还小,不懂情为何物?不懂人生的意义?也不懂面对挫折的取舍?当时唯一为翁美玲做的一件事就是——讨厌汤镇业,拒绝他演的电视。现在也不觉得我的行为有多可笑,喜欢翁美玲呗!😃😃😃😃
当我长大成人时,依然惋惜她如此对待生命,她的事业正处巅峰时期,可依然抵不过一个“情”字。真 希望翁美玲能活成黄蓉的样子,活泼,自信,霸气,那可能又是另外的一个结局,可生活中的她却恰恰相反,缺少爱和安全感的她,都在自卑和孤独中度过,以致再也没有信心活在这个世界上。
其实人这一辈子很短暂,要懂得生活的艰辛,从而依然保持向上向善的初心,或历经挫折,却始终追求进步的脚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鸿毛,或轻与泰山。
翁美玲走了,可她在观众心里,永远定格在黄蓉那 活泼可爱,古灵精怪的样子。
翁美玲的碑文译文是这样的。
怀念翁美玲,生于1959年5月7日。殁于1985年5月14日。享年26岁。
寻找天国。
没有你的存在,世界是那么的冷清。
对于我们来说,一切都不一样。
如果你能重返我们中间,
整个世界将宛如天堂。
能否推荐一首你最喜欢的诗歌?
丁酉年暑夏村口闲坐有怀
日落月升催昏晓,
问谁百年长恃骄?
见惯蒿草侵兰杜,
每伤神驹啸枥槽。
平川犬兔戏大虎,
浅淖鱼鱉欺老蛟。
暂坐村口避暑热,
野鸟飞来啄落桃。
给点读红楼梦的建议如何?
我是桃叶渡络白,我身边也有一些朋友读不完《红楼梦》,这些人大多数在第五章就止步了,我给她们的建议是坚持读完第五章,读完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慢慢就能读进去了;或者从贾宝玉游完太虚幻境开始读,会比较容易看得进去。
具体建议如下:
1.跳着读,先避开“复杂区”。红楼梦的前五章充满了神话、梦幻的色彩,又有顽石、僧、道、又是神瑛侍者、绛珠仙草等等,又像神话小说,又是通俗小说的,交织在一起,让人看得迷糊。
特别是到了贾宝玉游太虚幻境,贾宝玉遇到警幻仙姑等四位仙女,在仙女们的带领下,又是喝“千红一窟”、“万艳同悲”,听那十二支悲情的曲子、看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等。
其实这里是给《红楼梦》来了个总篇概述,这其中交代了人物主角、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悲惨命运,信息量太大了,对于刚读《红楼梦》的人来说,会有点头大。
等贾宝玉游完太虚幻境,故事才算开始,读者就能从之后的点点滴滴里,看到大观园的女儿们一步步走向她们注定悲剧的结局。
所以,想读《红楼梦》又读不下去的读者们,可以考虑先跳过前面五章,读完全书,再回头看前几章,就会有豁然明朗的感觉。
2.侧重读,避免信息量大难以消化,看你先想看懂哪些部分。因为《红楼梦》跟以往的单线型的故事不一样,它是多条线发展的故事,可以看到里面的众生百态。
所以在读《红楼梦》的时候,读者心理可以有一个偏向性阅读,比如你比较想看宝黛钗的爱情故事,你就侧重读这些篇章,致于王熙凤、探春、秦可卿等等人物的支线,可以放空一点看;如果你想以成功学等角度去品鉴这部作品,就重点看这些巾帼不让须眉的闺阁女子的特点和才能等等。
当然还有其他的支线,总的来说,有侧重地去看,不要想一次性看全,就不至于贪多嚼不烂,一个也没有抓住,以至于有“看不懂”的感觉。
3.有研究地读、带着疑惑地读,发现书里面的奇妙之处。当你有侧重地通读了一遍《红楼梦》大概情节在心里也有了一个底,然后跟一同喜欢《红楼梦》的人交流,也不至于什么也插不上话了,你再捡感兴趣的“支线”去阅读。
或者当你看到网上有大量关于《红楼梦》解析之类的内容,有什么认同或者疑惑的地方,再去把相关的章节翻出来看一看,带着疑惑和思考去研读。
更有兴趣的,可以像索引派、评论派、考证派的研究人一样去查找相关资料,看看从古至今一些红学家、学者写的《红楼梦》的阅读心得、研究发现,看看,是否跟你理解、阅读的一样。
或者《红楼梦》已经给你带来了不一样的心境变化,你忽然明白了“好了歌”的“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对生命有所感悟,开始珍惜当下的人生;
或者你看懂了世间百态,像林黛玉一样,对自己的精神境界有了更坚定的信念;
亦或者,你就觉得《红楼梦》大观园就是精神的桃花源,你更加珍惜生活,对生活有了仪式感。
当你读完《红楼梦》,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以上是我读《红楼梦》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
总之《红楼梦》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每一次读都可能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十分推荐您可以耐心读下去,希望您在读《红楼梦》有属于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