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每当电视打开,那个笑容温暖、吐字清晰的主持人王小丫,总会如约出现在央视的黄金时段,为全国观众带来知识与感动。
然而,从2016年开始,她却悄然淡出了公众视野。
关于她的去向,各种猜测层出不穷,有人说她选择隐退,也有人认为她换了职业方向……
直到后来,人们才得知,王小丫其实患病了。
一场突如其来的重病,让她重新审视生命,也留下了令人动容的病中“随笔”。而她的经历,也印证了当年小沈阳那句意味深长的话……
一帆风顺的才女
王小丫这个略带稚气的小名,其实寄托着父亲深深的爱意。
她出生在四川昭觉,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小县城。
她的父亲是《凉山日报》的记者telegram中文版,文化底蕴深厚,说话条理清晰。
他给女儿起名“小丫”,是因为他认为“大俗之中自有大雅”——一个朴素的名字,承载着最真挚的祝福。
小时候的王小丫性格安静、内敛,不喜欢张扬。虽然数学成绩并不突出,但她在语文方面表现优异,尤其是写作,常常在班级中名列前茅。
她热爱阅读,善于用文字表达情感,这份兴趣或许也源于家庭的文化熏陶。
母亲性格严厉,而父亲则是个典型的“慈父”,情感表达直接而温暖,使王小丫在两种性格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既有分寸又不失柔情的性格。
尽管心中一直向往中文系,但高考时未能如愿,她进入了四川大学的经济系。
但她并未因此失落,反而在大学生活中过得充实而快乐:白天上课,晚上读武侠小说,还像普通学生一样经历初恋。
她从不刻意突出自己,却始终以“认真”的态度走好自己的每一步。
毕业后,她进入成都《改革时报》,最初在通联组处理来信。
面对繁琐重复的工作,她却胜任有余,别人需要三人完成的任务,她一个人就能高效完成。
这背后,是她踏实肯干、不挑工作的职业态度。
不久后,她被调去跟随前辈跑新闻,正式踏上了经济记者之路。那时的她既没有背景,也没有名气,但凭借一手出色的稿件,逐渐在业内赢得了口碑。
但生活并非总是一帆风顺。
六年后,报社突然解散,熟悉的职场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一时间,前路未明,焦虑与压力接踵而来。
正是在这样的转折点上,她做出了改变命运的决定:前往北京广播学院进修电视文学。从西南小城到首都北京whatsapp官网,这是一次大胆的跨越,也是一次坚定的出发。
1997年,王小丫进入央视经济部实习。
仅仅一年后,她便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和稳定的临场表现,成为《经济半小时》的主持人。
当时她还是实习身份,却在全国经济节目主持人评选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一名,实至名归。
2000年,《开心辞典》开播,王小丫担任主持人。
这档节目风格轻松活泼,不仅需要专业知识,更考验主持人的亲和力与现场掌控能力。
而她,恰好具备这些特质。
她用温柔的语气、灿烂的笑容,迅速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成功登上了央视的黄金舞台。
节目播出一年后,收视率跃居央视经济频道榜首,王小丫也因此荣获“中国电视榜”最佳财经节目主持人。
此后的几年,她的事业可谓一帆风顺。
2002年,央视对全台370个栏目及主持人进行综合评选,她名列前茅,被评为“甲等”主持人,成为台里重点培养的主持新秀。
比起“央视名嘴”这个光环,王小丫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她始终坚持自我。
2006年,她与林志玲一同出席时装周活动,面对记者关于“谁最有魅力”的连番提问,她没有顺势夸赞,而是认真回应:“我姐姐刚重新找到工作,我觉得她最有魅力。”
当记者继续追问时,她干脆“装作没听见”,拒绝评论任何明星。
有人觉得她不够“圆滑”,但也正是这种不迎合、不讨巧的性格,让她在观众心中显得更加真实。
变故,来得那么突然
作为一位主持人,王小丫能取得如此成就,与她的努力密不可分。
初入央视时,她也曾因专业细节而倍感压力。
有一次,节目中需要强调“英雄”一词,按标准发音,尾音必须带后鼻音。
但她始终发不准。
央视对主持人的发音要求极为严格,一个字发音错误就要被扣两百元,轻重音错误同样会被扣。
她最多的时候,一个月工资被扣掉了七百元。对刚入行的年轻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沉重的压力。
但王小丫没有因此退缩,也没有因此气馁。
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问题不是出在天赋,而是基础不够扎实。
在别人看来她已经很努力了,但她对自己的要求更高。
那段日子,她几乎随身带着《新华字典》,走到哪儿翻到哪儿,不断纠正发音。
正是这样的坚持,使她的专业水平不断提升,最终成为央视最受认可的财经节目主持人之一。
2008年汶川地震震惊全国,王小丫连续在演播室工作了两天两夜,为全国观众带来第一手的灾情信息。
她眼中含泪,声音嘶哑,几乎说不出话,仍坚持站在镜头前,只为履行一名主持人的职责。
但正是这种敬业精神,也让她的身体逐渐亮起了红灯。
2016年,王小丫因身体不适在录制节目后被紧急送医,最终确诊为肾衰竭,需要长期接受透析治疗。
这意味着她必须彻底告别话筒,离开陪伴她多年的舞台。
对她而言,主持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她热爱生命的方式。要她主动放弃,如同割舍心中最珍贵的一部分。
即便如此,王小丫也从未被击垮。
在病床上,她写下了一句句令人动容的文字:“疾病虽然可怕,但我的意志不会屈服。”还有那句质朴却直击人心的话语:“余生要慢慢走,健康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别跟自己过不去。”
正如小沈阳在春晚小品中的那句经典台词:“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人死了,钱还没花完。”
王小丫或许正是在病中,真正领悟到了这句话背后的深意。
曾经,她将全部精力投入事业,如今才明白,健康与平凡的生活,才是最值得珍惜的礼物。
幸运的是,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她并不是一个人面对。
丈夫曹建明始终陪伴在她身边,给予她最坚定的支持与守护。在这个身心脆弱的阶段,这份感情成为她最坚强的依靠。
康复后,她没有急于重返舞台,也没有勉强自己继续站在聚光灯下,而是选择退居幕后,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公益事业。
或许,正是经历了生死边缘的洗礼,她更懂得如何珍惜生命,也更愿意用自己的方式去温暖他人。
如今的王小丫虽然不再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whatsapp登录,但她留下的记忆,依旧深深印刻在许多人的心中。
参考资料:
央视著名主持人王小丫:保持饥饿 保持愚蠢——南方人物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