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每周信息差—8.25-8.29

彩虹网

1.中国跨境电商B2B出口迈向6.9万亿:智能技术驱动全球市场新格局

全球跨境电商B2B市场进入高速扩张期,预计2025年中国B2B出口规模将达6.9万亿元。

报告显示whatsapp网页版,工具设备(27.6%)、纺织品(17.2%)和家居用品(13.2%)是主要出口品类,欧洲传统市场与东南亚、中东新兴市场共同驱动增长。

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链智能化,66%的B2B决策者更青睐数字化营销。上海、深圳等地出台政策支持制造业跨境出海,包括独立站建设奖励和物流补贴。外贸企业数字化工具使用率超30%,部分产业带达60%。

2.Shopee拉美站点新卖家激励:3个月10%佣金减免

近日,Shopee平台推出拉美新卖家激励计划,2025年9月至2026年4月期间成功入驻墨西哥或哥伦比亚站点三方仓(3PF)的卖家,可享受3个月10%的佣金减免优惠。

3PF模式要求卖家提前备货至当地仓库,物流时效更短,买家页面显示本地发货,有助于提升转化率和店铺流量。

新卖家需在当月20日前完成入驻,佣金减免将于次月生效;20日及之后入驻的,减免将于下下个月生效。

已在Shopee有店铺但未开通这两个站点3PF的卖家也可参与,提交资料完成入驻即可享受同等优惠。

该政策旨在鼓励更多中国卖家开拓拉美电商市场。

3.亚马逊再现恶意竞争新招 批量投诉致对手广告下架

近期亚马逊卖家圈子流传新型恶意竞争手法:通过组织大量买家账号点击竞争对手广告并提交“不喜欢”“不相关”等反馈,促使系统判定广告无效并下架,目前已在“dog toy”等竞争热词布局测试。

此类操作与丢差评、恶意下单、投诉侵权、恶意点击广告、恶意跟卖、加敏感词等“恶搞六大招”并存。这些行为得逞源于亚马逊系统漏洞,如批量投诉识别不足、广告反作弊系统延迟、AI审查不及时等。

卖家需密切监控核心广告展示,对重点ASIN设置CTR、ACOS异常预警,发现可疑行为持IP重复等证据向平台举报,同时做好评价管理与品牌备案以防范风险。

4.WhatsApp新型诈骗蔓延,外贸人士需留意

近期,一种针对外贸人士的新型WhatsApp诈骗手法正在蔓延。诈骗者伪装成官方账号,发送"账号存在安全风险"等恐吓性信息,诱导用户点击钓鱼链接完成所谓的"身份验证"。

张先生(化名)就因此上当,在输入验证码后账号被盗,骗子随即冒充他向海外合伙人索要货款转账。

专家提醒,WhatsApp官方绝不会通过私人号码发送验证链接,用户应启用双重认证功能(设置6位PIN码并绑定邮箱),切勿向任何人透露验证码,定期检查已登录设备并限制隐私权限。

外贸人士尤其要注意,接到变更收款账户等敏感请求时whatsapp网页版,务必通过电话或视频进行二次确认,以防上当受骗。

5.亚马逊卖家应对《消费者告知法案》验证挑战及2025年AI审核新规策略

美国《消费者告知法案》要求,亚马逊上过去24个月内连续12个月销量≥200件或交易额≥5000美元的卖家,须验证身份、银行账户等5项信息。

2025年8月平台启用AI审核系统,对信息不实、税务漏洞零容忍。信息不一致、账号关联、PS虚假文件等易触发审核,超时回复或造假可能致永久封号。

卖家账号冻结可通过“账户状况>保障计划”申诉,提交180天内真实资料;日常需确保信息统一、规范税务,达标前主动备审。

6.Shopee与Lazada菲律宾站将收取订单处理费

菲律宾两大电商平台Shopee和Lazada宣布自9月3日起,将向卖家每笔订单额外收取5比索的"订单处理费",引发网络卖家强烈不满。

Shopee表示该费用将用于强化订单管理、物流履约和商品曝光功能,而Lazada则称将用于投资平台工具和服务开发。

这项新费用是在现行增值税、服务费和交易费之外的额外收费,无论订单金额大小均统一收取。

目前已有卖家在社交媒体表达抗议,并呼吁贸工部介入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另一电商平台TikTok Shop尚未宣布跟进此项收费政策。

7.Etsy非洲支付政策调整致卖家闭店

Etsy停止支持非洲卖家使用独立PayPal,要求统一改用Etsy Payments,但因支付体系未全面覆盖非洲,导致大量卖家店铺关闭、收入中断。

Etsy称其支付系统可提供安全保障、统一体验,减少第三方支付的诈骗与合规风险,统一支付也是行业趋势。

数据显示,Etsy 2024年GMS达109亿美元,99%来自Etsy Payments。

此次事件预计致其损失1.09亿美元GMS,影响约5.4万卖家,每月减少30万笔交易。

依赖该平台的非洲卖家因缺乏替代渠道陷入焦虑,同时也为非洲本土电商创造机遇,可通过整合本地支付与物流填补空白。

8.YouTube被指未经许可使用AI修改视频内容

据BBC报道,YouTube在未告知用户和征得同意的情况下,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对部分视频进行了调整。

知名音乐YouTuber Rick Beato和Rhett Shull近期发现,其视频中的形象出现不自然的锐化和细节修改,引发创作者对内容真实性和信任危机的担忧。

YouTube方面承认,确实在YouTube Shorts中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对少量视频实施了清晰度优化处理,并称此举旨在提升观看体验。

然而,匹兹堡大学专家Samuel Woolley指出,平台未经授权修改内容,可能模糊公众对网络信息的信任边界。

9.生成式AI成电商购物重要工具

Omnisend最新调查显示,生成式AI已成为电商购物关键工具。

在美、加、英、澳四国,约50%在线购物者每月至少使用一次AI完成电商任务whatsapp网页版,美国用户比例最高达53%,主要用于产品研究(57%)、获取推荐(45%)和寻找优惠(40%)。

ChatGPT是最受欢迎的工具,总体46%用户选择使用,美国这一比例达65%,25%消费者认为其推荐优于Google。约27%-29%用户表示AI缓解了购物繁琐,10.8%-13.9%因AI辅助更愿完成购买。

但85%用户存在顾虑,32%不愿让AI完全决策,美国用户主要担忧隐私安全(43%)、偏好误解(37%)等问题。

报告指出,消费者认可AI提供直接信息的价值,但更倾向于将其作为辅助工具而非完全决策替代。

10.俄罗斯Cooper在VK等即时通讯软件开通购物功能

近日,俄罗斯配送服务平台Cooper2025年推出创新购物渠道——在VK、Max等即时通讯软件中嵌入迷你应用程序。数据显示,该功能上线后订单量显著增长,8月较7月提升26%,订单转化率提高20%。

用户无需退出聊天界面即可完成购物,并享受与主应用相同的促销和折扣功能。

这一创新为零售商提供了新的客户触达渠道,Cooper计划进一步扩展至更多社交平台。

11.亚马逊旺季物流费上调:10月15日起实施差异化收费

亚马逊近日宣布将在2025年假日运输旺季(10月15日至2026年1月14日)上调物流服务费用。

新费率将根据商品尺寸等级和运输重量差异化执行,覆盖FBA、加拿大与墨西哥远程配送、多渠道配送(MCF)及Prime购买服务。

亚马逊特别强调,所有在10月15日及之后发出的货件,即使订单在此之前生成,都将适用新的高峰履行费用。费用将在货件离开运营中心时计算收取,这意味着卖家需提前调整定价策略以应对成本上升。

此次调整反映了亚马逊在旺季期间平衡运营成本的考量,卖家需密切关注具体费率变化以优化库存和销售策略。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