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此次抗议人群中有大量“00后”年轻人,这场抗议也因此得名“janzi āndolan”——尼泊尔语中是“Z世代运动”的意思。许多媒体报道都指出,这些1995年之后出生的年轻人不像是以前的抗议者那样多由政党或社会组织聚整,他们没有统一的政党或组织领导,有些人归属于不同的小团体,有些人则只是个人行动。
年轻化之外,这场运动的冲突和暴力程度也相对较高。截至9月11日上午,冲突中已有超过30人死亡——包括在街头冲突中丧生的警察与示威者,也包括了被纵火建筑中的遇难者,乃至混乱中越狱被杀死的在囚人士。
当地时间2025年9月10日,尼泊尔加德满都,在9月8日暴力冲突导致30人死亡后,尼泊尔军队人员在宵禁期间巡逻。(视觉中国 供图)
抗议者此次纵火焚烧了一些政府部门和官员住所,包括总统和总理官邸、尼泊尔数个政党的总部办公室、前总理德乌帕、普拉昌达等人的住所,以及多个省的议会大楼和政府大楼。在加德满都,希尔顿酒店和《加德满都邮报》所属的媒体集团Kantipur的大楼也遭到纵火。
在暴力事件和总理辞职后,维持社会秩序的任务被交给了尼泊尔军方。军方随即发出宵禁令,要求限制社会活动,为冲突降温。据美联社报道,尼泊尔军队已经在9月11日部署在大城市街头。加德满都等地的秩序已有所恢复。
经济和就业是最重要原因
从表面上看,尼泊尔此次的抗议,源于政府的社交媒体禁令。此前到今年八月,网上出现了不少揭露政府官员腐败问题的帖文,如指控政治人物家人奢侈消费等等,引发尼泊尔国内议论。或许是为了阻止类似讨论,9月4日,尼泊尔政府下令屏蔽包括WhatsApp、微信在内的26个社交媒体平台,要求它们必须在尼泊尔国内注册并允许政府获取部分数据方可继续运行。这一禁令立即引发了民间不满,部分人士开始在街头聚集,并最终扩大为一场颇为暴力的社会运动。
当地时间2025年9月9日,尼泊尔加德满都,政府总部所在的辛哈宫,一名男子悬挂海盗旗,浓烟和火焰从辛哈宫升起。此前,民众放火焚烧了尼泊尔政府多个部委办公室所在地辛哈宫。(视觉中国 供图)
但多数分析人士都认为,反对社交媒体禁令只是直接的导火索,背后反映出的,是尼泊尔整体经济环境的恶化——尼泊尔长期贫穷,就业机会不足,并且贫富差距变得更加明显。
尼泊尔长年位列世界最贫困国家之列。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5年的数据,尼泊尔的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仅有5715美元,不到中国的五分之一,排在全球第148位,人均年收入上更是不到1400美元。世界银行2025年的报告指出:尽管尼泊尔在减贫和经济发展上有一定成就,但“经济一直难以跟上地区和全球的步伐……增速落后于其他同类国家。”
在经济发展上,尼泊尔有几大困境难以解决。
一是尼泊尔境内大部分都是喜马拉雅山南部的山地,地形崎岖,高山深谷,不仅可以用以居住、耕种和发展的土地较少,也意味着各种各样的天灾频发——时常有破坏力极大的地震,雨季时也常有极为严重的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尼泊尔洪水(图源:央视新闻)
今年7月,中国和尼泊尔之间的吉隆口岸就遭遇洪水,跨境桥被冲毁,造成人员伤亡。类似的损失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在尼泊尔发生得更为频繁。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书剑对《三联生活周刊》表示,在这样的环境下,尼泊尔维持基础设施的成本高昂,更难以吸引诸如劳动力密集型之类的产业,也很难开发水电等其本身较为丰富有出口潜力的自然资源。
而作为内陆国,尼泊尔也没有太多直接对外出口的优势。于是,长期以来,在尼泊尔国内,要找到农业以外的就业岗位很困难。2024年的数据显示:尼泊尔国内青年失业率超过20%。许多尼泊尔青年的就业渠道要么是旅游业,要么就是“出海”做海外劳工,赚取侨汇。
过去20年间,旅游业一度是尼泊尔拉动就业的重要手段。但在新冠疫情中,尼泊尔旅游业受到重创。全年游客人数从2019年的近120万人速降到2021年的15万人,此后虽有复苏,但直到2024年,尼泊尔的游客人数仍未恢复疫情前水平。
电影《等风来》中的的尼泊尔旅行剧照
这几年间,尼泊尔的经济变得前所未有地依赖侨汇。数据显示,尼泊尔近3000万人口中,超过7%在海外务工,海外侨民汇款占尼泊尔GDP的比例,也从1990年代初的1.5%一路飞涨到2024年的26%,是全球侨汇占GDP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而仅2025年上半年,就有近40万名尼泊尔青年新赴国外就业——多是去往海湾国家从事建造业、服务业。
虽说海外打工能够改善生活,也能补充尼泊尔的经济,但国民经济不平衡到需要青年背井离乡,本就是一种相当扭曲的状态。近年来甚至还有很多尼泊尔青年铤而走险,赴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战场上充当雇佣兵,更突显青年就业的绝望——2025年5月的媒体报道援引一些估算,认为至少有上千人在俄乌前线作战,并已至少有数百人阵亡。
积弊加重青年困境
“长时间的积弊和积累,总会有一个爆发点。这次封禁社交媒体就变成了一个引爆点”,张书剑认为,尼泊尔的政治僵局和贫富差距的外在体现,是就业危机上的最后一根稻草,助燃了年轻人的愤怒情绪。
自2008年尼泊尔从君主制国家转型为共和国以来,政治稳定性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政党不断轮替,政府不断变化,但政治精英群体未变,几个人“轮换”着当家。
仔细数来,刚刚辞职的奥利,已经在2015—16、2018—21,以及2024年之后三度担任总理;普拉昌达也同样“三进宫”;尼泊尔大会党的德乌帕更是已经做过五次总理。这种局面下,尼泊尔政府很难推动任何长远的经济社会规划——此前关于旅游和能源开发的诸多设想,也没有能够有所实践。
而在民间看来,政治人物走马灯式来来回回,既积累了不少财富和权力,还增生了大量的裙带关系,这是青年人愤怒的主要缘由。
当地时间2025年9月10日,尼泊尔加德满都,希尔顿酒店燃起浓烟。此前一天,抗议者点燃了该酒店。由Z世代主导的抗议活动于9月9日焚烧了议会,迫使总理卡·普·夏尔马·奥利辞职。(视觉中国 供图)
此次抗议中,年轻一代使用了一个社交平台上的标签来表达愤怒,叫作“NepoKids”,翻译过来是“尼泊尔小孩”——讽刺政治人物的子女不断在社交平台上炫耀奢侈品,坐豪车,在海外消费的现象。在失业率极高、民间普遍贫困,国家发展受阻的尼泊尔,这种贫富差距的直观体现,比起基尼系数之类的统计数字,更能催生对社会上层的敌意。
正因如此,“Z世代”此番提出的要求,就包括了对之前的政党制度加以“洗牌”——如彻底禁止之前的几个执政政党再参与政治,等等。
目前,负责维持秩序的尼泊尔军方正在和各方政治力量商议之后的文职过渡政府组成。年轻人的多个团体几乎是一致推举前最高法院的女性大法官卡尔吉(Sushila Karki)担任过渡政府总理。卡尔吉现年73岁,在法院任职时曾以对司法腐败“零容忍”而闻名。据多家媒体报道,她已经做好接受提名的准备,军方也对此没有太大异议。
当地时间2025年9月9日,尼泊尔加德满都,抗议者在政府总部所在的辛哈宫(Singha Durbar)自拍并庆祝,这个地方在抗议活动中被点燃。(视觉中国 供图)
不过,抗议群体,尤其是青年群体希望的“洗牌”目标能达成多少,仍是一个未知数。
比如,美国乔治城大学2024年的一份报告指出,近年来在尼泊尔国内危机下,流亡海外的前国王贾南德拉一直希望找到机会回国恢复君主制。尼泊尔国内的“保皇”力量,也在国内的不满声音和印度一方印度教民族主义者的支持下有所抬头。今年年初,“复辟”派和反“复辟”的抗议者,就在加德满都街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尼泊尔此前的政经模式,当然是已经难以为继,但新的路线会是什么,在未来也必然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政治和社会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