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公司合同拷到U盘带回家加班,怎么打开全是乱码?”
“客户发来的设计图在我电脑上能看,传到手机就打不开了?”
“离职前偷偷备份的项目资料,现在居然一个都打不开?!”
——这不是灵异事件,而是公司文件加密系统在默默“发功”。
很多员工甚至老板都以为:“文件拷出来了=文件到手了”。
但现实是:在现代企业加密体系下,你拷出来的很可能只是一堆“加密废纸”。能不能打开?怎么打开?今天我们就来彻底说说不同加密方式下的真实打开可能性。
一、不同加密方式,文件“打不开”的原理和破解可能性
1. 全盘加密(如BitLocker、VeraCrypt)
原理:整个硬盘或分区被加密,文件在硬盘上就是密文。但只要你登录Windows系统,它会自动解密供你使用——你感觉不到加密存在。
拷出来能打开吗?
能!但有条件:
️ 风险提示:很多公司会同时启用“透明文件加密”,即使你登录了系统,拷出来的文件依然是加密的——这就属于下一种情况了。
2. 透明文件加密(重点:域智盾、中科安企等)
这是目前企业防泄密的“主流王牌”,域智盾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原理:
拷出来能打开吗?
几乎不能!除非…
情况一:无授权,无审批 → 100%打不开
情况二:有临时外发授权 → 可以打开,但有“紧箍咒”
情况三:你是管理员或拥有解密权限 → 可以打开
3. 手动加密(如WinRAR密码、Office密码保护)
原理:员工或管理员手动给文件加密码,属于“人肉加密”。
拷出来能打开吗?
能,但必须知道密码
️ 企业为什么不爱用?
——所以正规企业早就不用这种方式防泄密了,都转投用透明加密了。
三、员工常见“骚操作”和真实结局
结语:别和加密系统斗智斗勇,你赢不了
公司加密不是为了“为难你”,而是保护核心资产不被竞争对手、不法分子、甚至无意的你“顺手带走”。
下次再看到拷出来的文件打不开,别怀疑人生,要庆幸:
不是你的技术不行,而是公司的防护到位了。
温馨提示:试图破解公司加密文件可能违反《劳动合同》甚至《刑法》第285/286条(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切勿以身试法。
数据有价,合规无价。安心工作,比什么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