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赵子龙的常山在哪,赵子龙为什么叫长沙赵子龙?
不是叫长沙赵子龙,而是常山赵子龙,赵子龙出生在常山。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左右的时间,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三国大将军赵子龙归属?
赵云(168年~公元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今河北正定),国时期蜀汉的著名将领。 赵云曾追随公孙瓒。公孙瓒被袁绍攻灭后,后来追随刘备,在其麾下历任牙门将军、偏将军、翊军将军、辅佐刘备建立蜀汉。蜀后主刘禅继位后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 又拜镇东将军。227年,赵云随蜀汉丞相诸葛亮入汉中,次年出征曹魏,曾于箕谷设置疑兵,避免部队被魏军狙击。北伐失利后,贬为镇军将军,不久去世。追谥赵云为顺平侯。
赵云故里到底在哪里?
说起赵云是哪里人,很多人都会说是现在河北正定人,从网络上搜索赵云,或是正定,都已经将两者紧紧地绑在了一起。比如赵子龙,第一句介绍就是“赵云(?—229)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而紧邻107国道正定西大门处那个一大牌坊,其上就书写有“常山古郡,子龙故里”字样。
更加令人信服的是正定县城内还有座赵云庙,庙内除了有高9。9米的赵云塑像外,还保存有1952年在正定南门里发现的“汉顺平侯赵讳云故里碑”和“饮马槽”(现存正定文保所)。赵云庙之始建年代不详,据清《正定府志》记载,乾隆帝经过正定时看到位于南关的赵云庙残破不堪,即拨款予以修缮,并勒石曰:赵云故里。
正定常山公园的子龙像 临城有关赵云故里的说法虽然是近几年才开始说起的,但是赵云赵子龙各种各样的传说在临城境内可是流传了1800多年,如“赵云是小白龙下界”,“赵云崆山收复地府马面为坐骑”等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而且相传临城县澄底村还有赵云墓。
2003年起,临城开始挖掘整理关于赵云的各种传说;2005年5月,从临城古鲁营村一口枯井中发现“赵云故里碑”。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努力,《临城赵云故里传说》作为民间文学于2009年7月份成功入选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两地举证:正定搬出史料 临城拿出地图 关于赵云是正定人的说法,总部设在正定的河北省赵子龙文化研究会搬出了各种史料作为依据。
研究会副秘书长刘永辰提供的各种资料中,《三国志》载:“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三国志辞典》记载:赵云,字子龙(?—229)三国时蜀大将,常山真定人(今河北正定人);《中国历史人物大辞典》记载:赵云(?—229)三国蜀汉名将,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1992年版《正定县志》‘古代人物篇’记载:赵云(?—229)字子龙,三国蜀将将领,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
而且记者还注意到,在1992年版的《正定县志》中还记载有,1958年毛泽东主席接见时任中共正定县委书记杨才魁时,曾风趣地说:“正定是个好地方,那里出了个赵子龙。” 面对正定拿出的种种历史材料,临城也有自己的说法。临城县文体局工会主席,主管文化的副局长牛志峰对记者讲到,“赵子龙是常山人,而常山的范围很大,临城旧时称房子县,也属常山郡境内”。
在一张名为《三国魏常山下去地图》的地图中明确地画出了常山的辖制范围。而且记者也确实在《河北地名文化志·千年古县》找到“西汉置房子县,属恒山郡。三国魏属常山郡,且为郡治。”的记载。在谈到“真定”这个地名时,牛局长以《辞海》和《中国历史大字典》为依据,证明“真定”这个历史地名现在的位置应为“正定南”,而不是现在的正定县。
临城古时属常山郡,且地理位置在正定以南,所以临城才是赵云真正的故乡。 两地态度:正定认准不动摇 临城互惠求分享 正定和临城两县都拿出了对各自有利的证据,证明自己才是赵云赵子龙的故乡,而对于彼此双方,两个县城的态度则有很大不同。 据了解,正定在得知《临城赵云传说》入选省非遗后,就多次向负责省非遗工作的河北省文化厅反映情况,讨要说法,而且在正定县报《正定风采》中数次刊登文章对赵云故里进行追根溯源。
并认为临城将“赵云传说”申请省非遗,是假“传说”之名,行“故里”之实,是对赵云故里标识的曲线抢注。 现在临城在县北环路入市口竖起了“赵云故里河北临城”的宣传牌,将“赵云故里”写进县歌,开始筹建赵云文化园,并出版《关于赵云故里》一书。 对于正定如此强烈的反应,临城方面,牛志峰认为,赵云首先是中国人,而后是常山人,赵云的精神和文化是值得后人学习和继承的。
赵云做为“忠勇仁义”的武德表率,作为一种追求完美的精神寄托,不能被局限在一个小范围内。赵云这个历史名人是属于整个河北人民的,应该共同分享,同惠共赢。“临城不反对正定对赵云的其他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并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城方面对赵云故里一事也是态度明确,但似乎更温和一些。
发展前景:正定赵云故居将开工 临城赵云公园正招商 3月16日上午,河北省赵子龙文化研究会第九次工作会议在正定金河大厦召开,研究会主要成员和正定县的一些老领导在一起经过反复探讨,依据手头的历史资料和证据,对赵云故居遗迹进行了认定。他们认为,赵云的故居遗址就在现在正定县南门里附近,与华塔隔街相望。
作为子龙故里,正定现在已经将赵云故居的修建工作提上日程,目前正在请有关设计人员按照汉代的建筑风格进行设计。按照目前的规划,赵云故居的修建工作将于4月26日开工建设,赵云故居将建造成81米长、81米宽的正方形,面积正好为9。9亩,契合了赵云9月9日生日,活到81岁的说法。
除了赵云故居,研究会还考虑在故居周围修建练武场、赵云庙和赵氏祠堂等其他文化建筑,丰富赵云故居的内涵。 在临城县文体局,记者看到了一份《打造赵云文化主题公园招商方案》的文案,按照文案中的设计,将会在3-5年内,在临城县澄底村西,以赵云墓为中心,建设包括赵云故居、赵云故里牌坊、碑亭、塑像、家庙、洗马(饮马)池等建筑,构成占地300亩的赵云文化主题公园,如果后期在修建陵园的话,其总面积将达到800余亩。
部门说法:“传说”不做依据,“故里”很难界定 就“赵云故里传说”入选省非遗一事,记者采访了我省负责审理入选非物质文化的相关部门。在了解到记者的来意后,该中心负责人首先表明立场,称临城“赵云故里传说”是做为民间文学作品入选省非遗名录的,因此对其省非遗的身份认定仅仅是对临城地区流传的各种与赵云相关的传说的肯定。
该负责人称,传说不是史实,因此并不能做为“赵云故里”的认证依据,临城以此做为其是赵云故里的依据,是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错误理解。 记者同时了解到,由于“故里”这个词的解释是故乡,家乡,目前对于“故里”到底是属于物质文化范畴还是非物质文化范畴还没有定论。
因此如果正定的赵云庙确实是古代建筑的话,可以对赵云庙申请入选省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同的,如果能整理挖掘出真实可靠的历史物证,证明赵云庙或者赵云故居的存在,也可以向省文物部门进行申请,但目前要想对“赵云故里”进行申请还不行。 常胜将军赵云是我国历史名人,也是河北的一张文化名片,他忠勇仁义的武德典范为世人景仰,在国内外都有着重大影响。
“天下人虽乡愚妇孺,无不知古有赵子龙将军,亦无不知将军为常山正定人。”这一有关赵云故里的描述千百年来一直未受到质疑,但是随着2005年临城县出土赵云故里碑以及2009年《临城赵云故里传说》入选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赵云的籍贯便开始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2010年初始,正定将建设赵云故居提上日程安排,并已经对故居遗址进行了认证,而临城也干脆撤掉了“传说”的幌子,戳起了“赵云故里 河北临城”的招牌,招商引资开始筹建赵云文化主题公园。于是,关于赵云赵子龙到底是哪里人的争论悄悄拉开了序幕。
赵云是今天哪里人?
常山真定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后,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除此之外,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甚至被认为是三国时期的完美人物 。赵云去世后,于蜀汉景耀四年(261年)被追谥为“顺平侯”,其“常胜将军”的形象在后世被广为流传。
幽州还是青州?
幽州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追随刘备,功绩卓著,有勇有谋,善始善终,卒于公元229年,追谥为顺平侯。赵云原属幽州军阀公孙瓒,并为刘备主骑兵。赵云后来追随刘备,在其麾下历任牙门将军、偏将军、翊军将军、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成就一代霸业。蜀后主刘禅继位后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又拜镇东将军。
227年,赵云随蜀汉丞相诸葛亮入汉中,次年出征曹魏,曾于箕谷设置疑兵,牵制魏军主力。诸葛亮北伐失利后,贬为镇军将军,不久去世。261年后主追谥赵云为顺平侯。赵云有两个儿子,长子赵统承继爵位,次子赵广在沓中追随姜维时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