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一套上线,半年就黄了。
”——这不是段子,是2005年某汽车集团CIO的真心话。
上亿预算砸进去,流程还没跑顺,董事长先被董事会问:怎么报表还是Excel?
三十年,中国ERP从“洋和尚”到“自家人”,踩过的坑够写一本《避坑指南》。
今天聊点实在的:现在选ERP,到底该看啥?
先把时间线拉直:
90年代,SAP、Oracle进中国,西装革履的销售把PPT讲到天上去,国企领导听完只问一句:“能不能把财务科长换掉?
”太贵、太复杂,第一批尝鲜者大多成了先烈。
2000年,上市公司跟风上SAP,仿佛不上就不是“现代化企业”。
结果财务模块上线三个月,库存数据还在仓库管理员的小本本上。
钱花了,流程没跑通,CIO成了背锅侠。
2005年,用友、金蝶带着“半价+中文界面”杀进来,中小企业老板一看:这不就是我想要的“财务+进销存”吗?
国产ERP第一次让ERP不再是“奢侈品”。
2015年,云来了。
金蝶云星空、用友U8 Cloud,按年付费,几千块就能开账号。
创业公司老板边喝咖啡边在手机上看库存,ERP第一次有了“烟火气”。
2020年,信创名单一出,央企开始“清退”国外软件。
不是SAP不好,是“卡脖子”三个字太吓人。
国产ERP终于从“备胎”转正,但玩法也变了:大企业要“信创+云”,中小企业要“低代码+快上线”。
现在选ERP,别再看“功能列表”,要看“生存场景”:
场景一:制造业老板最怕啥?
订单插单。
传统ERP改个BOM要三天,低代码平台半小时搭个“插单预警”小程序,工人扫码就能看到最新工艺路线。
简道云这种“搭积木”玩法,不是炫技,是真救命。
场景二:连锁零售店长每天头疼啥?
盘点。
用友YonSuite的AI盘点,手机拍货架,系统自动识别SKU,准确率95%。
省下来的时间,店长能多卖两杯奶茶。
场景三:跨境电商财务最怕啥?
汇率波动。
金蝶云苍穹的AI财务机器人,自动抓取中行汇率,实时重估应收账款。
财务再也不用熬夜调账,老板也不用担心“汇兑损失”突袭。
政策红利也别忽视:现在买国产ERP,政府补贴最高能到30%。
某军工企业去年换了国产云ERP,补贴拿了800万,CIO私下说:“比砍价还管用。
但别盲目追“国产”。
大企业要看“信创适配清单”,中小企业要看“上线周期”。
某上市公司选了某国产云ERP,结果接口开发花了八个月,CIO苦笑:“不如直接买SAP。
未来三年,ERP市场只剩两条路:要么做深行业,比如服装ERP直接内置“抖音直播退货”流程;要么做轻低代码,让业务人员自己搭系统。
中间层?
会被卷死。
最后说句得罪人的:现在还在吹“SAP天下第一”的,要么是经销商,要么是十年没换工作的顾问。
国产ERP早不是“便宜货”,是“活下去”的刚需。
选ERP就像选对象:不是找最贵的,是找最懂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