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来聊聊我捣鼓“入魔雷神鸟”这档子事儿。
起心动念
就是整理老卡堆的时候翻到这张卡。当时“入魔”系列刚出来那会儿,也跟着瞎组玩过一阵子,印象里这鸟好像有点意思,能躲坑还是干啥来着?具体记不清,反正卡图挺帅的,就想着能不能再捡起来试试。
动手开搞
第一步:翻箱倒柜找零件
我就把我那堆压箱底的旧卡翻出来,什么“入魔巴哈姆特”、“入魔侵略”,还有些泛用的4星怪兽啥的,哗铺一桌子。想着既然要玩雷神鸟,那肯定得围绕“入魔”来组嘛我就先把几张核心的“入魔”怪兽和魔法陷阱挑出来。
第二步:琢磨怎么塞雷神鸟
这雷神鸟的效果,我仔细看看,要丢手牌才能发动。这就有点讲究,不能无脑下。我一开始寻思着,这玩意儿能躲对方的效果指定,好像挺牛的,在自己回合也能主动飞一下调整站位?于是先塞三张进去,想着上手率高点总没错。
- 挑几张核心“入魔”卡。
- 塞3张“入魔雷神鸟”。
- 加些泛用支援卡,比如那时候常用的“救援兔”拉俩凡骨什么的。
实战体验
初尝滋味
组好之后,就赶紧拉着朋友实战几把。怎么说,这雷神鸟用起来,确实有点意思。
好的方面:
- 对面出个“强制脱出装置”或者“奈落的落穴”啥的,我这边丢张没用的手牌,雷神鸟直接跑路,确实能保住场面,挺灵活的。
- 有时候还能配合“入魔”本家的那个啥“侵略的泛发感染”,丢手牌发动雷神鸟效果,然后墓地里的“入魔”怪还能再利用一下。
坑爹的时候:
- 起手一堆雷神鸟,或者手里没牌可丢,那就尴尬,纯粹一白板站场上。
- 丢手牌这个代价,有时候挺疼的。特别是手牌资源本来就不富裕的时候,丢一张可能就断后续的展开。
- 感觉这鸟,有点被动,需要对面先动你才有比较好的发挥空间。自己回合主动丢牌飞,多数时候感觉有点亏。
调整与反思
打几天下来,感觉三张雷神鸟有点卡手。它不是那种能独当一面的大哥,更像是个润滑剂或者小对策卡。后来我就给调整下,减到两张,有时候甚至只下一张。
主要是我觉得,玩“入魔”这个思路,核心还是靠超量怪兽压场或者资源循环。雷神鸟提供的是一种保护和干扰能力,但不能作为主攻点。而且现在环境也快,丢手牌这事儿得更谨慎。
我还试过把它外挂到别的鸟兽族卡组里,但感觉效果一般般,还是在“入魔”体系里更搭一点,毕竟能吃到本家的一些支援。
最终成品(?)
折腾到我卡组里的“入魔雷神鸟”基本就稳定在一到两张。不能再多,多影响流畅度。它就是个特定情况下的对策卡,或者说,是个有点操作感的组件。
捣鼓“入魔雷神鸟”的过程还挺有意思的,让我重新审视一下“入魔”这个老系列。虽然现在强度跟不上主流,但偶尔拿出来娱乐一下,看着雷神鸟躲掉对面的关键坑,还是挺爽的。这玩意儿,就是那种需要动点脑子,看时机用的卡,不是无脑强的类型。
差不多就是这么个过程。分享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