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使用性测试的定义

彩虹网

“可用性”一词最早出现在1382年,而第一次以近似于现在的含义被应用则是在1842年左右出版的《布莱克威尔杂志》(Blackwell's Magazine)上。在20世纪80到90年代大约20年的时间里,产品设计的专业术语经历了从“功能性”到“可用性”,再到“可用性工程”,再到“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的转变。到了21世纪,“用户体验工程”这样的词语开始在招聘广告中出现。传统购可用性包含易学习性和效率等方面,而Patrick Jordan和Don Norman等杰出的同行开始鼓励可用件从业者跳出传统的可用性关注点,用更加宽阔的视角关注与用户相关的各个方面,例如审美、协作、可达性、可信性、说服力和愉悦等。

可用性是用来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从用户角度来判断产品的有效性、学习性、记忆性、使用效率、容错程度和令人满意的程度。可用性概念从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由人阅上程(Human Factors Fngineering或Ergonomice)领域提出,人因上程主要研究人在某种下作环境小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和闲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

关于可用性的定义和概念也在不断发展。1983年的国际标准ISO9241第11部分中对可用性的定义是指特定用户在特定的使用情景下,使用某个产品达到特定目标的有效性、效率和满意度的大小。有效性(Effectivenesss):用户达到某特定目标的正确度和完成度;效率(Efficency):当用户在一定的正确度和完成下达到特定目标时所消耗的与之相关的资源量;满度(Satisfaction):使用产品的舒适度和可接受程度,该定义强调特定用户在特定目标和特定境下的产品使用过程。

随着讨用性在实践过程中的不断应用和发展,可用性概念转向更具操作性和更为具体的参数指标以及设计原则。shneiderman在20世纪80年代,凭借开发经验和可用什的优秀案例,提出的普遍适用用户界面设计的八条交互设计原则,至今仍被开发人员看作是可用性设计的最高原则而广泛运用,同时代内Card等人提出的GOMS(Goals Operations Methods Selection rules)模型提供了可以最化可用性的方式。并且将可用性研究从实验心理学引入了认知心理学;Lund在90年代提出了更加细致的可用性原则,这20条原则始终强调用户在可用概念中的重要地位,要求开发人员对用户的需求、背景和评价有深入的了 解;同时代的苹果公司,将可用性概念融人人机界面设计指南,用以指导设汁开发图形界面系统。在这之后,可用性研究主要关注于影响可用性的众多因素,包括用户背景、任务设置、环境条件、用户情绪、可用性的测试方法等。

对可用性进行总结,其包含着4方面特点:

(1)可用性既是用来评估用户界面和产品是否易用(ease-of-use)的质量参数,也是在设计过程中提升产品综合质量的方法。用户对不同产品的易用什要求并木相同,可用性也需要根据不同产品有所改变,而作为提升质量的方法是指可用性包合的一些研究手段,如用户测试和专家评估等。

(2)可用性与用户使用产品的功能紧密联系,用户使用产品功能的目的是不同的,这时可用性成为是否符合用户目的,满足用户行为浴要、认知需要的评判指标。

(3)可用性关注特定用户在特定情景下满足特定日的这一个过程,这反映可用性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需要根据具体的产品、用户、环境情况灵活变化的。

(4)可用性贯穿于整个产品周期之中,为了保证产品的可用性,在产品设计之初就应考虑并投入到可用性工作中,针对已有产品、相似产品的测试评估,或采用原型方式进行测试评估,完善新的设计。

可用性测试是指,让一群有代表性的用户尝试对产品进行典型操作,同时观察员和开发人员在一旁观察,聆听,做记录。该产品可能是一个软件系统,软件,或者其他任何产品,它可能尚未成型。测试可以是早期的纸上原型测试,也可以是后期成品的测试。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