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现象让人想不通,好多早就没更新的老软件,即使官方都关掉了,还是有不少人不肯换掉。你要问他们为什么不用新软件,其实答案都很简单——习惯了,还是觉得顺手。
金山游侠不用多说,在“红警”、“仙剑”这些游戏很流行时,谁都想多几条命、多几个资源。当时网络没现在发达,也找不到多少修改工具。金山游侠能用来改游戏里的数字,过程直接,看着分数变化很有成就感。
很多人学玩电脑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有人现在还攒着win98的老系统,就是因为里面有金山游侠。不需要联网,也不弹窗广告,运行后就是修改,省心。
千千静听也特别有名,这个播放器给爱听歌的人留下不少记忆。它能放各种格式,界面干净,歌词是自动出来,而且不用注册账号。体积小,不占内存,下载几分钟,点开马上听。
用千千静听的人经常会备一份绿色版本在U盘。现在大多数播放器都要联网、开会员,但千千静听打开就是本地音乐,没有什么多余功能。有用户一直保留千千静听的旧版本,配着自己收藏的歌单,一直用到现在。
ICESword是早期很实用的工具。在WindowsXP刚普及时,病毒多,谁家电脑没被弹窗折腾过。ICESword能查系统进程,坏进程在哪,右键点一下,直接停掉。这种操作方式简单明了,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麻烦。
最开始许多杀毒软件只能查个大概,真遇到强力病毒,就只有自己动手。ICESword明明是一款专业工具,但用起来很人性化。界面没啥花俏,一上手就能看懂。
PCTools更早,MS-DOS年代出现的。这时候还没普及Windows,操作电脑主要靠黑底白字的命令行。PCTools是第一个把图形界面带到普通人面前的软件,磁盘修复、文件管理、甚至文本编辑都能一站式搞定。
用PCTools的人一般都经历过软盘坏掉数据丢失的事。PCTools带来一种掌控感,只要东西能找到,大概率就能修好它。即使很多人没再用软盘,但对那种修复体验印象还在。
快图浏览在安卓手机上用得多。它诞生本来就不是为了做大做强,只针对本地相册,干净是最大优点。图片一览无余,而且没有多出现在手机上的第三方弹窗,也没藏着推送。
快图浏览不要求用户注册,也没有暗地上传照片。手机里存着几百上千张图片,打开快图浏览,十几秒全载入。有的人用别的软件总觉得慢,但快图浏览好像不会拖后腿。
这个软件作者叫郑南岭,他以前也写过千千静听。做事风格就是抓重点,不扩展不必要的功能。这也是很多人觉得这些老软件“安全放心”的原因。有的人可能记不清设计细节,但会记得谁做的。
这些老软件有个共同点,用起来顺手,没负担。
从技术角度说,这类软件功能都很集中。金山游侠改数据只改数据,不碰别的。ICESword查病毒就查病毒,界面一个按钮就好。千千静听只管播放音乐,没有高大上的推荐算法,专注用户自己的东西。
以前软件更新频率低,也没什么用户协议动不动就变。所有操作都明码实价。用软件的人习惯了稳定,有空了自己整理个资源包存着。哪怕知道有风险,觉得自己熟悉套路还是不愿意改。
软件停更以后,有人担心安全问题,有人却认为脱离网络其实更安全。老版本不能自带联网模块,这样反而不用担心数据被上传。比如快图浏览,老用户觉得自己管理图片才放心,用新APP反而有人心里不安。
有些人留着这些工具,是因为新软件复杂难学。不想换新,就是不想花时间学新东西。现在的流行APP,一个注册过程就能让人头痛。老程序是打开就能用,不让你跳环节。
曾经的eversheet、Excel等工具,实际操作感受都底层类似。用户改表格、编公式,只需要基础操作。到了现在,不少人还是首选自己存下的老版本,觉得手感不一样。
有些人还在用这些“老古董”软件,并不是不懂新东西,是觉得新东西学起来费劲。
网上有统计,部分五十岁左右的用户里,电脑或手机里的这些老程序,有的使用年限已经超过10年。有人甚至特意留一台旧电脑,不为别的,只为能再运行这些旧软件。
在贴吧、论坛、小圈子里,专门讨论这些遗留软件的人还不少。有人会维护自制补丁,有人翻出老教程,头像都是年代感十足的网页风格。他们不追新,也不要复杂体验,坚持只用这几款工具。
想找一款合适的新程序,发现不如直接用回老朋友。这些工具操作直觉,哪怕失误也容易修复。用熟的感觉,不是几个新界面能取代。
关于安全,有人用冷备份或者断网电脑减少担心。有的人就只用老系统干老工作,不装新程序。这样做的好处在用的人心里其实很清楚,但口头不一定会直接表达。每个人在软件选择上,都有自己的坚持。
这些停更的老软件,有些有清晰的社区在继续维护,有的彻底无人问津。但在某些人的生活和记忆中,它们还扮演着具体又真实的角色。